退休教师成香饽饽!多地招人:只要退休的 年人均经费2万元

Connor 欧意APP下载注册 2025-10-09 2 0

【资料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浙江发布、农民日报、南风窗、熊丙奇教育观察】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今年计划招募7000名银龄讲学教师,发挥优秀退休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帮助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讲学教师要求年龄65岁以下,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义务教育阶段工作经费年人均2万元。

连日来,湖北、四川、吉林、安徽、浙江、甘肃等多地媒体先后发文招人,其中浙江、甘肃还发布了招募的具体要求和信息。

对此,有一些社会舆论质疑,银龄教师是在和大学毕业生抢饭碗,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从教机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银龄教师与年轻教师并非互相挤占的关系。二者定位不同,“有些岗位年轻人不愿意去,或难以胜任的”,正好由银龄教师填补。

招募7000名“银发”教师

受援学校为县镇和农村学校

退休教师成香饽饽!多地招人:只要退休的 年人均经费2万元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整体部署,今年计划招募7000名银龄讲学教师,发挥优秀退休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帮助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通知》指出,2025年银龄讲学计划的实施范围以县为基本单位,主要面向脱贫地区,欠发达的民族县、革命老区县、边境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团场等,重点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区三州”等地区倾斜。受援学校为县镇和农村学校。在此基础上,鼓励各省份和兵团结合实际,面向其他比较薄弱县乡地区和教育发展欠发达区域自主选拔优秀退休教师开展讲学,可酌情将普通高中纳入实施范围。

退休教师成香饽饽!多地招人:只要退休的 年人均经费2万元

展开全文

《通知》明确,申请银龄讲学计划的退休教师以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为主。年龄一般在65岁(含)以下,政治可靠、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身体健康、甘于奉献、不怕吃苦、作风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讲学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以高级教师为主。原单位返聘退休教师工作不列入银龄讲学计划。

《通知》要求做好讲学教师的待遇保障工作,讲学教师服务期间人事关系、现享受的退休待遇不变。按月发放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向讲学教师发放工作补助、交通差旅费用及购买意外保险费等。义务教育阶段讲学教师工作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年人均2万元标准共同分担。

多地媒体先后发文招人

事实上,招聘银龄教师已不是新鲜事

连日来,湖北、四川、吉林、安徽、浙江、甘肃等多地媒体先后发文招人,其中浙江、甘肃还发布了招募的具体要求和信息。

据“浙江发布”消息,浙江一些设区市、县(区、市)经需求排摸,提出本年银龄教师招募计划,经省教育厅汇总,面向社会公开招募。

银龄教师一般条件要求为中小学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年龄一般在65(含)岁以下,政治可靠、师德高尚、爱岗敬业、身体健康、业务精良。银龄教师以带班任课为主,同时也可根据招募学校的需求进行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组织研讨课、举办专题讲座等,指导青年教师,协助学校教学管理和开展教研活动,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退休教师成香饽饽!多地招人:只要退休的 年人均经费2万元

杭州市部分岗位需求

事实上,招聘银龄教师已不是新鲜事。

在教育系统,自2018年起,教育部组织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并于2023年联合10部门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倡导鼓励退休教师重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提升受援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其中到中西部脱贫地区、欠发达的民族县、革命老区县和边境县,支持基础教育、终身教育是银龄教师行动的重要内容。2018年以来,已累计招募2万余名中小学退休教师在祖国各地延续教坛生涯。

银龄教师吃香,是在抢大学毕业生饭碗吗?

专家:二者定位不同 并非互相挤占关系

对此,有一些社会舆论质疑,银龄教师是在和大学毕业生抢饭碗,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从教机会。有网友评论称,“老人回来抢年轻人饭碗了!退休那么多年,他们还行吗?”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一千多块钱一个月,你愿意干?”

退休教师成香饽饽!多地招人:只要退休的 年人均经费2万元

还有人评论称,“现在的应届大学生就业本来就难,应该解决年轻人的工作,退休的已有高退休工资了。”

退休教师成香饽饽!多地招人:只要退休的 年人均经费2万元

10月2日,公众号“熊丙奇教育观察”发文称,发挥银龄教师的支教支研作用,有利于解决教育薄弱地区、学校的优秀教师短缺问题,促进教育公平。优秀银龄教师可通过给学生上课、带教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等方式,发挥余热,提升学校教学与管理水平。

但需要注意,银龄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支教支研”,而不能把银龄教师作为学校的“骨干”“主力”。国家层面对银龄教师的作用定位是准确的。但一些地方、学校以招聘银龄教师为主,来建设教师队伍,压减教师编制,或“有编不补”不招聘新教师,这种做法需要引起注意。

国家层面实施银龄教师行动,有两方面重要考量。一是部分65岁以下的优秀退休教师,还精力充沛,完全可以胜任教学与管理工作。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学校,缺乏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且存在教师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如缺科学老师、艺术老师等。招聘银龄教师是“多赢之举”。

近年来,在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之外,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学校,包括发达地区的学校,也在推进自身的“银龄教师行动”。有的学校还发布招聘公告,面向全国招聘银龄骨干教师,给有正高级职称的银龄骨干教师几万到10万不等的年薪。

这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招聘银龄骨干教师,就不只是让银龄教师“支教支研”,而是以招聘银龄教师代替招聘新教师。从算经济账角度看,招聘银龄教师是很“划算”的。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讲学教师工作经费为年人均两万,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而大部分地区和学校招银龄教师,给的工作经费在3到5万之间,10万年薪算高的了。

但这样的待遇,已经让银龄教师满意了,因为他们有退休金,这是额外的收入。对于教育部门和学校来说,也减少了支出,招聘银龄教师支付的薪酬要比招聘新教师低很多,还无需缴纳社保,最多购买人身意外险。银龄教师的聘用协议基本一年一签,学校辞退银龄教师,无需承担赔偿费用。

调查发现,除民办学校大量招聘银龄教师外,部分公办学校近年来也加大了招聘银龄教师的力度,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还把这作为应对适龄学生“排浪式”变化的一种师资建设方式。基本的操作是,不再招聘有编制的新教师,用银龄教师来应对目前初中、高中因适龄学生增多而出现的师资缺口,避免未来适龄学生减少后教师“多出来”且“退出难”。

对此,有一些社会舆论质疑,银龄教师是在和大学毕业生抢饭碗,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从教机会。而且,也担心以银龄教师来应对教师缺口的做法太短视,会导致未来教师队伍建设“青黄不接”等问题。

地方教育部门与学校,结合当地的师资情况,招聘少量的银龄教师,来解决教师的结构性短缺问题,这无可厚非,但只招聘(或主要招聘)银龄教师,而不招聘(或很少招聘)新教师,是不可取的。招聘教师,要考虑经费支出与未来适龄学生的变化,但不能以招聘银龄教师来节省教育支出,应对其未来适龄学生变化。

事实上,在适龄学生减少后,如果提高学校建设标准,降低班额,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提出的有序推进小班化的要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师并不会真的“多出来”,而可实施小班化教学、个性化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当前与未来,我国各地教育部门、学校都要以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来建设教师队伍,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教育账。就此看,银龄教师只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补充,而不能作为“主力军”。

另据南风窗报道,熊丙奇认为,银龄教师与年轻教师并非互相挤占的关系。二者定位不同,“有些岗位年轻人不愿意去,或难以胜任的”,正好由银龄教师填补。

评论